当前位置:首页> 优秀案例

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帮助残疾朋友稳定就业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精神,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建立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专业化残疾人就业服务队伍,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为残疾人提供主动精准的就业服务,圆满完成残疾人脱贫共奔小康的任务目标,中国残联在“十三五”期间,开展了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远程培训,我有幸参加此次全国残疾人就业指导员远程培训班。通过学习,我系统全面地掌握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法规、就业指导技能与技巧及职业发展综合素养等业务及能力。通过培训,在业务知识、服务技巧,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今年19岁的小王,是蜀山区小庙镇人,他身高不足1.3米,是一名侏儒症患者。去年,小王从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他刻苦学习,成绩在全班一直名列前5名,但和其他同学很快通过推荐或应聘找到心仪工作不同,小王的求职之路却十分艰辛。他到处投递求职简历,虽然面试过许多家企业,但都因为身高原因被拒之门外。求职四处碰壁,小王毕业后只能回到家中帮母亲割猪草、喂鸭子,原本开朗外向的小王因求职受挫也变的越来越内向,不愿走向社会同人交往。看到儿子有些灰心,小王的母亲忧心忡忡的来到我们区残联寻求帮助,我热情的接待了小王的母亲,并了解了小王家的基本情况:小王的母亲现年70岁,同样患有先天性侏儒症,身高只有1.2米,小王的父亲现年71岁,是肢体二级残疾,小王的父母起早贪黑,在小庙镇上卖卖小百货,凭借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同小王的母亲进行了一番交流后,我决定上门为小王进行心理疏导并为他解决就业难题。首先,我根据小王自身的情况,从登记招聘的用工单位里挑选了一些适合小王的岗位:一家是锅具生产企业,提供生产线上的岗位;一家是超市,提供信息录入员岗位。两家单位均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带着两家企业的招聘资料,我来到了小王的家中,小王得知我的来意,十分开朗的同我攀谈起来,但是一说到找工作的问题他就眉头紧锁、反复搓手,我看的出小王内心的焦虑,我运用学到的就业指导知识和平时积累的工作经验,耐心的开导他,想要就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要树立自信心,人生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何况现在的就业形势紧张,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降低就业期望值,先就业,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岗位,步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再去择业。经过一番劝说,小王认同了我的建议,我拿出为他准备的招聘资料,介绍了两家企业的情况,小王认为超市的信息录入员比较适合自己,并答应了去该超市面试,我告诉他面试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后来小王顺利的通过了面试。今年年初,小王与超市正式签订了合同,已在该超市稳定的工作。从这个案例中,我认识到要帮助残疾人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要考虑自身的条件和爱好,也要考虑客观的条件和单位的需求,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增强就业能力,端正就业态度,才能实现真正的就业,融入社会,获得美好的生活。

作为一名服务残疾人的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残疾人就业政策,不断深入实际,贴近服务对象,不断更新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有效方式,努力开发残疾人的就业渠道和岗位,充分发挥残疾人的特点和优势,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让残疾人就业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专家评语:

 案例具体深入,解决特定对象实际问题。态度质朴,情感真实。写作缺少设计,文字能力需要提高。根据中残联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934万已就业的残疾人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残疾人占到74.2%;而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残疾人仅占0.5%,即4.4万人。本案例中,小王虽然学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但受限于身体功能障碍,最终在超市做信息录入工作。因此,帮助残疾人实现高端行业就业,需要残疾人、家庭、用人单位、社会等生态系统的合力,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扶残助残 有你有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