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2006年11月)上百残疾人我感到不知所措,如何同他们交流?怎样帮助他们?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是刚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上班时的一幕,这也是我市残联组织残疾人培训让我到现场负责学员报到的情境,这更是我第一次同时见到这么多残疾人朋友。
我市在所属培训机构至今已培训残疾人保健按摩人员百余名,经培训后的学员就业率达98%以上。培训班聘请了专业讲师为残疾朋友讲授保健按摩课程,让大家学习基础技能、中医基础理论解剖、生理学按摩八法的运用、适应症和禁忌症、按摩中异常情况处理、辅助工具和常用介质讲解、医患体位、摩擦类手法等内容。培训过程中,可根据学员意愿自主创业或到按摩机构工作,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在培训期间,工作人员会向学员进行阶段测试、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励志短片播放,激励大家自强、自立,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培训班的举办让残疾人学到一项劳动技能,既提高了就业能力,又拓宽了就业方向。结合残疾人和市场就业需求,培训中心还将陆续开展手机维修、美甲、电子商务、冬枣种植、家政服务、果蔬种植、计算机操作等技能培训,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的机会,同时为残疾人朋友们带来更大的福祉。我相信学员们会怀着感恩的心,发扬志坚的精神,怀揣致富的梦想, 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中去,我也坚信,在老师的精心栽培下,在大家的勤奋努力下,必将收获学习的喜悦和事业的成功,让生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2010年是全国第一次盲人医疗按摩考试,也是我第一次带20来个盲人朋友到济南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也有了当年那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通过近十三年来与诸多的盲人朋友打交道,现在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可以同他们并肩前行,手拉着手、肩搭着肩,距离更近。
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更是一次学习和聚会的大好机会,如果没有这种国家级的考试,不会同时见到几百个盲人朋友同时进入考场,经过一年年的磨合,秩序井然。一次在总结会上,我在会场用“串糖葫芦式”、“挂火车车厢式”形象地说出运用这种方式带盲人朋友行走,一至两个工作人员就能同时协调上百个盲人朋友陆续出入考场。
只要是考试或培训我都会主动问大家有什么想法,好不容易外出一次,有的几年没有出过门,他们肯定有个人的愿望或想法。只是有的不好意思说出来,时间久了,大家也熟悉了,也就慢慢说出了心里话……..张晓亮(化名)一家五口,兄弟三人和母亲都是盲人,他们小时候只有父亲一人努力打拼撑起这个家,长大后为了减轻父亲的担子,兄弟三人都积极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及日常劳动,比如同父亲一起下地干农活、打扫院子、洗衣、做饭等,克服了种种困难,因为家境的原因,兄弟三人都是二十岁后才走出家门到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推拿按摩,后来又自己开店为大众服务,谈到有何想法时,张亮小声对我说:“能不能带我到公园去一下,我从来没有进过公园。”我一下愕然了,二十多岁了,从没有到过公园,那超市、大商场还有一些交通工具应该也没有感受过,从那一刻起我就强烈要求自己,今后只要我同大家一起外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时间我一定带大家到更多的地方感受。说到做到,先是带大家走进五龙潭,当我看到有注解的牌子时就像导游一样给大家读一下上面的内容,让大家同明眼人一样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有的地方解释不明确,就一个一个带他们用手触摸各种景色、拉着他们的手一起感受清澈的泉水,还有的说快到三十岁了从没有爬过山,我就带他们一起触摸大山,他们为之欢呼雀跃,看到他们这么兴奋,我也为之感动和真正的快乐。大家说自己的家人也没有带他们做过这些,还有好多根本就没有出过远门,做哪类车也不知道,我带大家到公交车上模仿着乘务员到站就报一下,并且同大家讲沿途的风景。带大家到大明湖时,有一盲人朋友在视力好些的时候到过的地方,又一次到了大明湖不由地说出:《湖畔秋思》湖光如镜日月新,几度往来成旧人。无限风光随风去,杨柳依旧笑迎君。他们那种快乐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这才是真的,我为自己这样做而高兴。 经过十三年不断地同盲人朋友接触后,我们都成了朋友,同时彼此也也收获了另一种感觉,都很开心,也倍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我会同他们经常交往的,我相信他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有志者事竟成!他们同你我一样,可以进行更多地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走近对方,就是这样的十三年,他们同我经常聊一些工作以及家里的事情,也是一种美好。如果有机会到沿海城市考试或培训等,我真想同大家一起去看大海,带你去看海!倾听大海的声音,放飞你的忧伤,恢复你的笑容,阳光总在风雨后,终有一天,我要带你去看海、一起打太极、一起学跳交谊舞、一起......,更多的用心思研究盲人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走出阴霾,也是我特别想做的事情。
在普通的岗位上用心做着一件件小事,真正地快乐并享受着,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爱人者,人恒爱之,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来做这些开心的事情。有针对性地培训和引导残疾人参与社会、自食其力,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
专家评语: 对盲人这一特定残疾人群体有深入了解,用心发现并实际支持这一群体更广泛地体验客观世界的做法尤其值得赞赏并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本案例中,工作人员在为视力残疾人服务过程中力所能及地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具有同理心,在具体工作上讲究策略,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