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过去了,一年中发生很多与残疾人朋友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盘点的十大热门事件,看看你关注了几个?
中国残联委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残疾人退休年龄政策研究中期报告》显示,普通人预期寿命为73.7岁,残疾人预期寿命为56.9岁,相差16.8岁,而重度残疾人口预期寿命平均仅为48.5周岁,与健全人口平均寿命相比差距更大。
“而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须达到60周岁才可领取养老金,很多重度残疾人由于寿命原因难以享受养老金,没有特殊优惠政策。”潘润兰代表说。
残奥会: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榜双第一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收获107块金牌、239块奖牌,创51项世界纪录,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榜双第一,同时也创造了自1984年参加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驾考改革:放宽上肢残疾人、单眼视障人员驾车条件
2016年4月1日起,《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等驾考改革系列配套制度将正式施行。今后,驾驶人可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进行网上报名、约考和缴费。驾考科目的预约顺序也较以往更加灵活。居民持身份证和居住证即可在居住地的车管所进行驾驶证的申领、补领、换领、审验,无需在居住地和原核发地之间来回奔波。
新规进一步放宽上肢残疾人、单眼视障人员驾车条件,并将须每年体检并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驾驶人年龄由60周岁放宽到70周岁。
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自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
2015年9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6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意见》规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为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扩大到低收入残疾人及其他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为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到其他残疾人。
《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残疾人的不同困难程度制定分档补贴标准。从各地先行先试情况看,多数省份生活补贴为每人每月50元,最高的省份达到每人每月700多元;多数省份护理补贴为每人每月50元或100元,最高的省份达到每人每月500元。
营改增:残疾人福利机构育养服务免税
经国务院批准,自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的目的在于消除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负担。
此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对40个项目免征增值税,其中许多项目涉及民生领域。免征增值税的项目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务,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服务,殡葬服务,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等。
首套残疾学生专用学习标准出台,涉及42门学科
日前,教育部发布《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标准。
据悉,3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共涉及42门学科,其中盲校18门、聋校14门、培智学校10门。包括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等。
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方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3月15日至18日,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试点工作研讨班在北京举行,正式启动《国家通用手语方案(试行)》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试行)》的试点工作。
试点的目的是以试促用、以试完善,以试推动规范。通过试点,检验两个试行方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并及时修改完善,按照《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2020年)》规定的时间表,努力如期形成正式的国家通用手语标准和通用盲文标准。
“中国导盲犬事业发展十周年回顾与展望”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中国狮子联会支持,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盲协共同主办的“真情相伴 共融共享”——中国导盲犬事业发展十周年回顾与展望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
大会表示,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是《残疾人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依法保障的权利。截止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大连、上海、郑州导盲犬培训机构,全国服役导盲犬达百只。
张海迪就任康复国际主席
四年一度的康复国际世界大会25日至27日在爱丁堡举行,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10月27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27日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康复国际世界大会上正式就任康复国际新任主席,其主席任期至2020年。
张海迪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就职演说时表示,担任康复国际主席意味着新的使命和责任,做好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实现残疾人的平等、共享、融合,意义深远。世界上有10亿残疾人,康复国际的工作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善生存状况,创造条件使更多人获得康复、教育、就业的机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11月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在第32届全球大会期间,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2014——2016)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表彰我国近年来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是对某一个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出的非凡承诺和杰出成就的世界性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