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业务知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残疾人工作不仅政策性强,工作内容多,要想真正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人员业务能力提升远程培训,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分享一个案例:某单位在2018年8月份接到通知要求年底停业,该单位聘用了五名盲人按摩师,在与所有员工商谈解除合同时,这五名按摩师因习惯了这种生活环境及工作方式不愿意离开,要求该单位为他们提供跟现有情况类似的单位工作,该单位也为他们推荐就业机会,但几名按摩师都没有看中,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为了在年底解决这件事,该单位向残联寻求帮助。
我们先与该单位进行了沟通,从全方位,多角度去的了解案件所涉及的内容和盲人按摩师们会关心的问题。经沟通我们了解到:1.该用人单位是国企,五名按摩师是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在这里工作,最长的已经有六年,最短的也有四年,每周工作40小时,工资约4000-5000元,五险一金,提供食宿,享受年休假、探亲假。2.该单位也同意按《劳动合同法》在五名按摩离岗后支付经济补偿。3.五名按摩师想让他们推荐一些其它岗位,哪怕是这个单位的门卫、保洁也都行,就是不想离开这个单位。因为他们的身体原因,这个单位是不能提供这样的岗位给他们。4.推荐到其它的事业单位工作,享受不变的工资待遇,这个问题他们也没有办法完成。
通过以上了解,结合这次培训课程《残疾人心理特征与沟通技巧》,从盲人心理特征以及与盲人沟通的方式方法上入手,针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做好充足的准备后,约谈了五名盲人按摩师。
要想和盲人拉进距离,自我介绍是关键,通过介绍一定要让他们感受我和他们没有距离,让他们愿意和我讲述。通过前期的准备,很快与他们融入起来,他们很真诚地向我讲述了他们所担心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该单位可能不给他们经济补偿金,离开这个单位会找不到这样舒服的工作,别的单位不会这么优待员工,肯定会受到歧视,找不到好的工作,家庭会产生变故。
盲人的自卑、无助、焦虑等心理特征很清晰的展现出来。好的是他们提出的第一点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已经与用人单位谈好,已经不存在问题,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让他们自卑转为自信,无助感觉到有依靠,焦虑转为动力。
首先我先把了解到的经济补偿金事情告诉他们,让他们放心,不管是残联还是在现的用人单位,都是依法依规办事,会全力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告诉他们,残联是他们娘家,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们,让他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尽可能的为他们解决问题。
最难的就是让他们的自卑转为自信,他们现在都有畏难情绪,看不到希望,长期清闲的工作让他们对自己失去自信。我尝试引导他们讲述自己来这单位以前的经历,做一个倾听者,记录他们最引以为毫的每一个细节,关键时候给予赞扬,五个按摩师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成功的经历,渐渐地他们似乎找到了人生前行的方向,自信在他们的脸上洋溢开来,盲人朋友虽然看不见,但是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用心去感受,心中的灯塔亮了,他们就不会再迷失方向。商谈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
很快这五人都陆续给我来了电话,说他们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三个月后,再次回访,他们都兴奋地告诉我已经成为骨干了,虽然辛苦,但工资薪酬也比前以要高。做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接到这样的电话,听到这样的消息应该是最值得开心的事了。今后我要用自己所学所积累的知识,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让他们感受到残联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专家评语: 对如何帮助特定群体摆脱就业困境有借鉴价值。对自卑转为自信,无助感觉到有依靠,焦虑转为动力把握准确。 本案例中,工作人员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运用小组工作法,鼓励五名按摩师打破自己的舒适圈,面对重新找工作的现实。在具体服务方式上,工作人员有思考有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协助按摩师们解决问题,实现再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