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优秀案例

借助残疾人就业理论学习帮助视力残疾人阿云稳定就业

我于2014年6月入职广东省珠海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就业服务部,正式成为一名残疾人就业工作者。我的岗位工作主要是负责残疾人职业推荐和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评估等。入职以来,我还担任了中残联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展的基层残疾人就业指导员远程学习项目的市级管理员。我利用管理员的身份,用闲暇时间主动学习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对残疾人就业政策、就业咨询与指导、就业指导模式、就业信息采集与处理等多项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大大提高了我的就业理论水平和指导技术。我也在日常的就业推荐和指导工作中,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提高我服务残疾人的水平。

阿云是一名视力三级残疾人,低视力,20多岁的女孩子,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2016年3月,阿云第一次来我们中心求职,我接待了她,她在填写求职简历之后,浏览了用人单位在中心登记的招聘计划表,她感觉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客观情况也确实如此,除了按摩行业,用人单位能够接受视力残疾人的比较少。阿云询问我有没有免费学习英语的培训,我答复她目前还没有,我问她为什么想学英语,是有什么就业计划吗?她回答我并没有,只是对英语感兴趣,自己想学。

我又与她聊了她自己的就业想法和上学的情况等,通过谈话,我收集了很多相关的就业信息,也对她的性格有初步的了解。阿云她乐观积极,好学上进,但是缺乏专业技能,就业目标也不明晰,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她求职的社会支持系统条件也不理想,家人和朋友不能给予就业资源的帮助,她只能通过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获取帮助。

阿云缺乏专业技能是她未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了专业技能,也会明晰就业目标和职业规划。当时我们中心有一项保健按摩培训正在征集学员,正适合她的情况,我推荐她来学习保健按摩技能。她当时很犹豫,我问她有什么顾虑。她说她自己是愿意学习按摩这项技能,但是她的家人不支持,尤其是她的父亲。她当时拒绝了报名参加这项培训。

因为没有适合的工作介绍,阿云只能留下简历放到我们中心的招聘系统中,等待有合适的用人单位再推荐。我也建议她可以多去招聘会,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按摩培训学员名额还有空缺,我向部长汇报了阿云的情况,我建议可以做一下她父亲的工作,获得他父亲的认同。2016年4月上旬,我们组织了报名和有意向报名按摩培训的学员及家属进行座谈会,中心负责就业的副主任亲自为大家答疑解惑。阿云也带着父亲来参加了,最终争取到她父亲的同意,阿云正式报名参加保健按摩培训。

2016年5月至7月,阿云和其他学员一起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封闭式保健按摩系统培训。通过老师的反馈,了解到她的学习情况良好,结业也顺利考取了初级保健按摩师证书。通过中心的介绍,阿云顺利在一家按摩机构就业。

阿云刚入职的一段时间,我经常询问她的情况。阿云认为她自己不太善长跟客人聊天,会影响到她的业绩。我鼓励她先做到对客户的话积极回应,慢慢再积累一些固定的话题。在她就业的初期,我感受到她努力积极的适应工作,这和她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好学的心态是密不可分的。阿云对我也比较信任,她有问题和想法也愿意与我交流。在阿云入职的2个多月的时候,她主动向我提出她有心理方面的困扰,我帮她联系了市残联为残疾人免费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得到了帮助。

在2017年初,阿云咨询我有没有美容按摩技术的培训,她想转到这个就业领域。我询问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目前的工作遇到什么问题?她表示目前工作还挺好的,只是自己对美容感兴趣。我和阿云一起分析了她目前的情况:

第一,她刚稳定工作半年,马上辞职去学新的技术,是不太理智的选择。一方面,辞职失去了收入,我市残联目前也没有美容方面的免费培训,期间的生活问题不能解决;另一方面,短时间内又要重新找工作适应新工作,影响稳定就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第二,我建议她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关注美容按摩的免费培训信息,在具备跳槽的能力再换工作。她对目前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地点、收入等还是比较满意,可以继续从事。保健按摩与美容按摩也有一些相关的内容,经络知识、按摩技巧、沟通需求、客户资源等等,都是可以通过在现有岗位上提升和积累起来的,为跳槽积蓄资本。

现在阿云已经在岗位上稳定工作一年半,她打算有一定的积蓄就利用休息时间,参加美容按摩的培训学习。我一直被她的积极乐观所感染,相信她一定能用乐观和努力赢得美好的未来!在参加北师大远程教育学习的同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就业指导实际工作中,我也与他们一同成长。我和每一个残疾人工作者一样,为满足残疾朋友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努力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服务好广大的残疾朋友。


专家评语:

 对单一个案报告深入,整个帮助过程清晰,对当事人的实际问题解决有说服力,具有个案的示范意义。本案例中,就业辅导员和阿云一起分析了换工作的利弊,但秉承“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了服务对象。此外,服务对象面临心理问题,超出辅导员工作和能力范畴时,及时将阿云进行了转介,是较为专业的处理方式。